原標題:智慧城市建設是解決“城市病”的最佳良藥 專家表示政府需加強智慧城市管理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藺博):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各種“城市病”與日俱增:人口膨脹過快、大量農村勞動力涌入城市、交通擁擠不堪,環境污染嚴重等等。專家表示,建設“智慧城市”已成為醫治“城市病”的最佳良藥。那麼,如何轉變城市發展方式,以大智慧統領城市發展?
  智慧城市建設不僅僅是利用信息化解決三網融合、家庭生活便利,更深層面的是把智慧生產、智慧流通、智慧管理、以及智慧生活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當中。現階段,全球有很多國家都正在朝著智慧城市的方向發展。
  記者從10月23日舉行的“智慧城市建設”高層論壇上獲悉,新階段的智慧城市用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寬帶化以及高速運行的方方面面把社會資源整合、優化起來,使生產、流通、消費、教育、文化乃至生活都進入到一個信息化世界。
  事實上,智慧城市的建設與每一個城市居民之間都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交通擁堵是城市病的主要表現之一,尤其給在大城市工作的白領上下班生活帶來很多不便,為了緩解這種社會現象,國務院參事、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牛文元表示,城市交通應採用智慧城市本身解決問題的方式,利用傳感器、計算機全面協調和運籌,使交通本身能夠在一個整體的生活和生產過程當中得到非常好的協調,特別要註意交通工具的變更。
  牛文元說:“將來個人出行的工具怎麼又環保又便捷,同時又安全,公共交通出行的工具也在變革,例如,自動巡航、新能源或者是清潔能源的汽車以及在道路的修建、管理、和全面應用方面都有很多新的思路,通過這一系列的變動,完整的統一的計算機管理以後,交通本身的擁堵和流量能夠得到一個合理的分配,這種合理的配置和優化就給緩解交通擁堵帶來一種非常便利的基本的要求。”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秘書長李迅表示,智慧城市的建設最重要是把城市資源通過信息化進行集成、融合和共享,它不僅可以給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帶來便利,最重要的是有效地解決社會問題,未來它將應用在改善交通運行的方式上來。
  李迅說:“城市本身是一個複雜的綜合體,信息化一個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數字化管理、精細化管理以及人性化管理。比如我們現在交通管理都是用罰款方式,如果你違反了交通規則之後,如果你違反了交通規則就貼條罰款,但罰款本身不是目的,所以現在好的數字城管的技術就是說發現了違規行為以後,不是貼條罰款而是通知你現在違規了,你趕快把車挪走,目的是要改善交通。”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正處於城鎮化建設的關鍵階段,從最近二三十年來看,生存空間問題帶來了各方面的連鎖反應,能源問題、環境污染等很多的問題已經難以用傳統的手段解決,必須借助智慧戰略從更高的層面上加以梳理和改善。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如松表示環境污染的治理必須把污染綜合防治、清潔城市生活、產業生態管理、生態政策的管理以及生態文明的促進五個方面結合起來,才能解決智慧城市的環境問題。老百姓是主力軍,政府是關鍵,企業是主體。
  王如松說:“一個是在交通行為上儘量少開私車多坐公交車,減少交通道路的環境污染,另外,企業也得儘快想辦法加快技術改造或者產業轉型,比如北京,完全可以向高端的服務業方向發展,不一定完全做基礎工業,此外,關鍵還是管理部門,現在管理部門統一的綜合管理的能力比較弱,市長、秘書長帶頭把各個部門協調好,我們講生態是關係,要重視互相之間的關係和儘快制定法規。”
  王如松還表示,智慧城市的建設為城市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提供瞭解決之道,已成為醫治“城市病”的最佳良藥,中國從傳統城市走向智慧城市是大勢所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s67psfk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